当年轻人不再喝白酒,白酒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毕竟白酒带有成瘾性,但未来的白酒市场规模一定会压缩,以80后这一代后期,到90后,这一年龄段在白酒饮酒习惯上不再承前,也是白酒受众的分水岭,尽管白酒历史源远流长,但未来可期,白酒市场的活跃度将不如往昔。
1、当年轻人不再喝白酒,是否中国的白酒将退出历史舞台?
当年轻人不再喝白酒,白酒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毕竟白酒带有成瘾性,但是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白酒产业价值和行业生态,目前说白酒日薄西山还为时过早,但是完全可以预见,打个比方,白酒或许会像京剧一样,逐渐不再受宠,也不会得到新新人类的喜爱,但是仍旧有人爱好它。白酒到底是什么?发明它,一定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进而是酿造技艺的形成,一开始,肯定不是追求美酒的口感,口感只是发展中再创造,
人类最初追求白酒,无非有两点,第一,白酒可以暂时麻醉大脑,让颅内高潮,忘却生活的苦闷和烦恼,或者给业余生活助兴。第二,白酒最初是粮食酿造的精华,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农民最苦,需要用白酒来表达和慰藉自己的酸辣苦涩,尤其是第二点,一定程度上是白酒真正的意义。那么白酒好喝吗?其实,白酒一般来说,就像吸香烟,闻的香,吃的却不香,
这对年轻的新新人类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入口不顺,冲喉咙。白酒不容易入口的特质,一上来就会给年轻人口感上一个下马威,让人却步,所以大部分年轻人宁愿选择甜蜜蜜的饮料或充满魅惑的红酒,以及啤酒来消遣,其次,当代的年轻人已经不再进行劳苦的农耕生活,或重体力劳动,生活的不易更多来自于精神压力和煎熬,加上外来文化的浸透,白酒则失去了重要的发展环境。
江小白的出现,营销上打了年轻人的情怀牌,与其说它是白酒崛起的另类,不如说江小白这家西南地区的白酒生产企业非常具有前瞻性,清楚看到了白酒未来市场的空洞和危机,因为白酒在未来的受众不会太多,而年轻人的口味一直在变化,而且没有规律性可言,当年轻人不再喝白酒,白酒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毕竟白酒带有成瘾性,但未来的白酒市场规模一定会压缩,以80后这一代后期,到90后,这一年龄段在白酒饮酒习惯上不再承前,也是白酒受众的分水岭,尽管白酒历史源远流长,但未来可期,白酒市场的活跃度将不如往昔!。
2、中国白酒被年轻人拒绝了吗?
作为一个刚刚从“年轻人”这个群体中被“除名”的人,我觉得题目的问法也不太准确,现在年轻人不太喝白酒,不只是因为“白酒被年轻人拒绝了”,还存在另外一些原因,比如“白酒文化在排斥年轻人”。从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和这个提问的描述里,我觉得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传统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相对有了些年纪的成年人,这个人群是现在社会运行中坚力量里也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年轻人们走上职场、走上社会就要面对的领导、前辈或者“老油条”,而年轻人跟这个白酒消费主力人群在酒桌上的接触,有时候并不是多么愉快的。
我询问了一下我身边的20多岁的年轻人,基本上大家跟白酒主流消费群体因为白酒而接触的时候,所遇到的比较害怕的、不理解的或者不舒服的对话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类:“不喝白酒?那是你不懂!等你年纪到了就知道,”、“是爷们就得喝白的!”这是跟我一样的一个精酿啤酒爱好者的朋友提供的,他的观点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这无可厚非,但是直接强硬的以“是否认同自己的喜好”来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这就不太合适了,虽然说的人未必都有心,但是听者是一般不会舒服的,毕竟很少有人会因为别人的说教、甚至是鄙视而认同对方的喜好吧。
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喝白酒”跟“有能耐”、“纯爷们”开始挂钩了,“喝不喝?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这个算是很多人刚工作时候最常遇到的问题吧,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变胖”之外,没什么事情是“容易”的。我也是过了一段时间那种不得不喝的日子之后,发现如此工作生活下去实在是承受不住,所以也就换了工作,从此也很少喝白酒了,现在偶尔喝点相对高度的啤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