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说“到量”,其实就是人家不想再喝酒了。熟悉的朋友们在一起喝酒,有人说“到量”还好有时就怕遇到不熟悉或第一次见面的朋友,并且还特别爱劝酒,那就很麻烦了,喝酒说“到量”后,如果你还一直劝酒,把这个人喝多喝出什么毛病,那你就负担后面的责任吧。
1、喝酒能说到量了吗?
喝酒当然可以说“到量”了。“到量”的意思就是说“你已经不能再喝了,再喝可能会超量,一旦超量,可能就要喝晕了”,当你说完“到量”之后,有的朋友会同意你不再喝酒,但也有的朋友会继续劝你喝酒,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对酒的反应也不,有的人一两酒下肚就醉、也有的人干喝不醉。同在一桌上吃饭的人,有的人酒量好、也有人酒量差,
酒量差的人,如果有自控能力,他会在喝到一定量的时候对同桌吃饭的酒友说“他已到量”。虽然他表明自己已经到量,但是遇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身边朋友孙,2012年我们在一起吃饭时,我们先买了一瓶白酒(三人),一瓶白酒喝完后,又去拿了一瓶。刚开始他说“到量”了,不敢喝了,但是我们也没有在一起吃过饭、喝过酒,以为他是装的,就又给他倒了二两,朋友孙也没有拦着。
后面吃饭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茶水杯子的水在一点点增加,然后我拿起他的茶水杯一闻,原来他把喝到嘴里的白酒吐到了茶水杯里,从那次以后再和朋友孙吃饭,我们也不再劝他酒,想喝他就喝,总不能让他总把酒吐到茶水杯吧,毕竟酒也是用钱买来的。身边朋友小星,白酒量三两、啤酒三瓶,不管他喝哪种酒只要超过这个量,就可能随时会晕,而且小星一旦喝晕,那是要躺在地上就要睡觉,
磊磊同学在经历过两次小星喝半斤白酒躺在地上睡觉后,在酒场上他都是护着小星,不敢再让小星喝多,因为小星喝多一次,他都是把小星背到六楼。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的几位朋友,大家都相互知道酒量,我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如果有人说到量了,那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感觉得以前不一样,那就会让他再喝点;如果觉得他的确到量了,那就不再让他喝了。
熟悉的朋友们在一起喝酒,有人说“到量”还好说,有时就怕遇到不熟悉或第一次见面的朋友,并且还特别爱劝酒,那就很麻烦了,喝,的确也敢喝;不喝,丢面子。所以我很少会和不熟悉的人喝酒!喝酒说“到量”,其实就是人家不想再喝酒了,同桌吃饭的人应当理当,不要再劝他饮酒。喝酒说“到量”后,如果你还一直劝酒,把这个人喝多喝出什么毛病,那你就负担后面的责任吧,
2、双方家长见面喝酒开场白怎么说?
男女双方家长如约而至,相互握手,自我介绍,谦逊相互问候后,谦让入座,男方让女方家长落主座。男方父母准备沏茶涮杯,奉茶,这时俩个孩子,最好是男孩子接过来沏好茶双手奉双方父母,一口茶入喉,男方父亲起身拱手合掌开场白:“我代表孩子和孩子母亲首先感谢二位大驾光临,也感谢贵千金慧眼钟意犬子,今天双方能有幸欢聚一堂,来商议儿女之事,不胜荣幸,特备淡茶、薄酒一杯,还望您二位开金口允诺成全孩子们的亲事以称儿女之心,二位有何指教和要求,还望不要客气,畅所欲言,我们会尽量满足的”。
3、酒桌上劝酒挡酒都怎么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最突出的要说到酒桌文化了,按理说,酒桌无非也是一个持饭的地方,有什么文化可言那,这就错了。起初我也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真正的接触之后,就发现这里面的文化知识可不少,不仅透露出的中国的处事哲学,更是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核,例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酒桌上座次的区别,再例如敬酒的方向,敬酒的顺序都是经过严格的区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