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为什么他应酬场上喝的进口葡萄酒也不算少了,那种又酸又涩的劲却一直喝不惯。检索网络,有不少文章告诉你葡萄酒中有苹果酸又有酒石酸还有其他各种酸,喝起来酸这是必然的,因为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一定的酸性成分。通常,葡萄酒的pH值介于2.5(酸度高)至4.5(酸度低)之间。此外,白葡萄酒的酸性高于红葡萄酒,具体知识在下文做介绍!
1、葡萄酒酸比较正常,有不低的酸度
好的葡萄酒可以有不低的酸度,但喝起来,应当不用兑任何东西也不至让你觉得太酸。就好比新鲜的杨梅,尝起来是十足的甜味和果味,吃起来非但不显得酸涩,还口舌生津。只有当你一个人消灭一斤,牙齿被酸倒时才知道,尽管甜美,其实也是很酸的。
所有葡萄酒想要好喝,其中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平衡”,不同风味彼此影响,就好像做菜讲究的“五味调和”。葡萄酒的香气和果味要浓郁到不让你觉得酸,而酒的酸度要做到让你觉得清爽不至发腻。这样的酒饮用起来并不觉得酸涩,但却让你口水直流。至于喝酒加雪碧的人,有的时候确实是因为他们喝的酒香气寡淡,只剩下酸涩味,这时候,兑点雪碧,用饮料的甜味中和酒的酸,确实是追求“平衡”的做法。
就是因为干型的葡萄酒本身依靠香气和果味平衡酸度,如果你在喝葡萄酒的时候吃一些香甜的水果或甜食,那么酒再喝就觉得风味走样,酸涩不堪了。因此品尝干型葡萄酒时要避开各种水果甜食,就是喝甜酒,也要注意配酒的甜食,不能比酒还甜。
2、一瓶酒尝起来只有难以接受的酸味,那是为什么
(1)、温度过低,其他香气无法释放出来——通常只有刚冰镇过的葡萄酒才会这样,只要稍待温度提升即可。
(2)、这款酒现在饮用太过年轻——通常只有价格不菲的新年份甜酒或香槟才会在年轻的时候酸到无法接受,而日常喝喝的普通酒,再年轻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3)、保存条件不当氧化了,通常是因为葡萄酒被竖直放置太久,软木塞干燥收缩导致过多的氧气进入。
(4)、这瓶酒本身就比较乏味简单,属于廉价的佐餐酒。
3、酒石酸——葡萄酒“钻石”
葡萄酒中也会出现“钻石”,这是一种微小、近乎透明的晶体,或在酒塞上,或在酒液中。
葡萄酒“钻石”学名为酒石酸结晶。酒石酸是一种存在于葡萄果实或其它水果(如香蕉或酸角)中的天然成分,在低温状态下就会形成晶体。在北欧地区,冬天漫长而寒冷,葡萄酒在熟成过程中,含有的酒石酸就容易结晶。酒窖会等到来年春夏,气候变暖,将葡萄酒轻微过滤后装瓶,同时安排人手将附着在木桶和发酵罐中的酒石酸晶体刮除。这种刮下来的晶体粉末即为塔塔粉,这是制作蛋糕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添加剂,具有中和蛋白碱性,帮助蛋白起发和增强蛋糕柔韧性的作用。
在气候温暖的产区,葡萄酒中一般不会出现酒石酸晶体,除非将酒保存在低温条件下。通常酿酒师会花费一定的财力和人力,确保装瓶后的葡萄酒酒瓶中不会出现酒石酸晶体。
有趣的是,关于酒石酸晶体是否会对葡萄酒的品质造成影响,人们对此意见不一。虽然酒石酸无毒无害,但有的消费者不认识这种物质,但如果酒瓶中出现酒石酸晶体,他们很容易认为酒的品质有问题,或者误以为酒中有玻璃渣。
有的酿酒师在葡萄酒装瓶前,将酒液迅速冷却,然后加以过滤,目的是防止酒石酸晶体出现。而其他酿酒师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样会破坏葡萄酒的结构,影响葡萄酒的品质。这些酿酒师赞成保留酒石酸晶体,因为这能够证明他们在酿酒过程中,将人工干预降至程度。
葡萄酒“钻石”的生成与葡萄果实成熟的程度不无关系。葡萄酒中除含有酒石酸外,还含有苹果酸。葡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酒石酸含量相对稳定,而苹果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酒石酸对苹果酸比值逐渐上升,而苹果酸对酒石酸晶体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在气候变暖之前,德国的葡萄果实不容易成熟。如果葡萄酒中出现“钻石”,就说明酿酒葡萄在采收时苹果酸的含量低,成熟状态理想。反之,在气候温暖的产区,酿酒师也会避免过滤酒石酸。原因是来自气候温暖产区的葡萄酒需要较高的酸度来保持鲜爽口感,过滤酒石酸的做法会降低葡萄酒酸度,酿酒师只能让消费者了解这种物质。
4、除了酸,葡萄酒的其他口味
丰满、有骨架、完全、浓重、有结构感、厚实、流畅、滑润、柔和、柔软、圆润、融合、肥硕、醇厚、淡弱、瘦薄等
当你喝下第一口酒的时候,当酒通过喉咙的时候,正常的酒是顺滑的,而问题酒是刺激性的。喝完酒,如果留在嘴里的气味有化学气味或有臭味,那就不正常了,好葡萄酒喝起来一定清爽。
5、除酸性物质,葡萄酒还含有什么
(1)、氨基酸(AminoAcids)
葡萄酒中含有微量的氨基酸。它主要由脯氨酸(Proline)和精氨酸(Arginine)构成,对身体有好处。但是,由于它的含量并不高,对人体的作用有限,所以只能通过长期适量饮用才能发挥其效果。
(2)、酯类(Esters)
酯类能为葡萄酒提供许多独特的香气。当葡萄酒中的醇类与酸类发生反应后,就会产生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这种物质能给白葡萄酒带来一些青苹果、花香等香气,为红葡萄酒提供草莓、覆盆子等风味。
(3)、矿物质(Minerals)
葡萄酒中含有多种微量的矿物质成分,例如铁、镁、钾、钙、锌、磷和锰等元素。一杯葡萄酒能提供约4%的日常矿物摄取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矿物质成分存在葡萄酒中,但它们并不是某些葡萄酒带有矿物风味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红葡萄酒所含的矿物质多于白葡萄酒。
(4)、酚类化合物(Phenols)
葡萄酒中的酚类化合物能影响葡萄酒的颜色、口感(尤其是单宁)。它主要来自葡萄品种本身以及葡萄酒的陈酿过程。我们常在优质的红葡萄酒中闻到紫罗兰的香气,其实,这种香气与葡萄酒中的苯基乙醇(Phenylethanol)有关。而黑皮诺(PinotNoir)葡萄酒常散发的丁香气息则是与葡萄酒经橡木桶陈年后产生酚类化合物有关。
(5)、糖分(Sugar)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糖分都能转化成酒精,有部分尚未转化的糖分仍然残留在葡萄酒之中。这些称为残余糖分(ResidualSugar)。它使得葡萄酒呈现不同程度的甜度。
(6)、亚硫酸盐(Sulfites)
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是一种防腐剂,它能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亚硫酸盐在葡萄酒中的含量非常小,所以它基本不会产生任何味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都添加了亚硫酸盐,含量从10PPM到350PPM不等(计量单位:百万分之一)。一般情况下,白葡萄酒含有的亚硫酸盐比红葡萄酒多,甜葡萄酒比干型葡萄酒含有更多的亚硫酸盐。
(7)、挥发性酸(VolatileAcidity)
挥发性酸与上述提到的酸不同,它会产生刺鼻、腐臭的气味。挥发性酸包括醋酸(能使酒变成醋)、乙酸(汗臭味)以及丙酸。
(8)、乙醛(Acetaldehyde)
乙醛是一种挥发性的物质,它能给葡萄酒提供一种黄苹果的香气。乙醛产生于酿酒过程中的氧化反应。许多葡萄酒中含有极少的乙醛(30-80mg/L),而雪莉(Sherry)这种氧化型葡萄酒则含达到300mg/L的水平。
(9)、甘油(Glycerol)
甘油属于糖醇类。一般,干型葡萄酒含有少量的甘油(4-10g/L),而贵腐甜白则含有较多的甘油(20g/L)。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甘油并不是糖,但它却能为葡萄酒带来甜美的果香和圆润的口感。
(10)、高级醇(HigherAlcohols)
高级醇在葡萄酒中的含量非常低,但它还是对葡萄酒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青草风味。还有部分微量的醇类物质能赋予葡萄酒果香。
总之,酸是葡萄酒口感的典型,葡萄酒特殊的个性是通过均衡酸度,酒精度,合成香味和葡萄鞣酸来体现的。酒中的酸度太低会感觉口味平淡,呆板太高则不易接受.过度的鞣酸含量反映出苦涩的感觉,而恰当的酸度除了能出色表现其果香外还能保护香味持久.但是不要忘记酒的这种均衡结构会由于时间的进展而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