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酒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打开一瓶美酒,要怎么开软木塞,软木塞素有葡萄酒“守护神”的美誉,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理想的葡萄酒瓶塞。它的密度和硬度要适中、柔韧性和弹性要好、还要有一定的渗透性和粘滞性,葡萄酒一旦装瓶后,酒体与外界接触的唯一通道便由软木塞把守着,今天,小编便为您揭晓葡萄酒软木塞怎么做的!
1、软木塞:葡萄酒守护神
软木塞与葡萄酒之间的渊源十分久远,据考证,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生活在以弗所古城(Ephesus)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软木塞来密封储存葡萄酒的陶罐了。后来到了17世纪,唐·皮埃尔·培里侬先生(DomPierrePerignon)率先采用软木塞来封装起泡酒,解决了当时频繁出现的传统木塞蹦出瓶口的难题,于是软木塞就逐步流行了起来。随后的两个世纪里,受益于玻璃瓶的批量生产以及瓶颈尺寸的标准化,软木塞得到了大幅度的普及,广泛应用于葡萄酒等液体食品的封装。
一方面,软木塞能帮助葡萄酒呼吸,有利于葡萄酒的瓶中陈年。软木塞带有许多细小的气孔,能允许微量的氧气进入瓶中与酒液发生反应,促使单宁和多酚类物质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葡萄酒的口感会愈加圆润顺滑,其品种香气也会渐渐演变成复杂美妙的三类香气,如皮革、雪松、蘑菇和烘烤等。
另一方面,不少葡萄酒爱好者着迷于用开瓶器缓缓提起软木塞的仪式感,也为拔出软木塞时那“嘣”的一声所深深吸引,当那一声“嘣”传入耳中,他们的内心便会油然生起几分欢喜。
不过,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软木塞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害的。它的一大缺点就是存在软木塞污染(Corked)的风险。据统计,在使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中,约有2%至5%会出现软木塞污染,这对于大型生产商来说无疑是个可怕的数字。所谓的软木塞污染,其实就是软木塞与湿气、氯气及霉菌接触后产生的三氯苯甲醚(TCA)所引起的。饮用软木塞污染的葡萄酒对人体并没有伤害,但是如果TCA的味道过重,葡萄酒原有的芳香和风味就会被掩盖掉,并且闻起来还会有发霉的旧报纸和湿纸板的气味。
软木塞的另一大缺点就是容易引起过度氧化。如果环境湿度过低,软木塞就会干燥松脱,无法起到密封作用,致使葡萄酒因接触过量的空气而氧化变质。过度氧化是常见的一种葡萄酒缺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葡萄酒的香气和多酚类物质会变得薄弱,酸度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层次变得单调,余味变短,品质开始走下坡路。
除此之外,使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不便于开瓶,需要专门的工具和娴熟的技巧,开瓶过程中还会有断塞的风险。
2、制作软木塞,有什么步骤
(1)、采割
每年5月至7月,工人开始采割树皮。由于天气炎热,容易发生火灾,所以他们需要给栓皮栎留下至少35%的树皮,帮助树木继续生存。采割后,工人们需在树干上记录好采割时间,确保下次的采割时间合适。
(2)、露天存放
采割的树皮不能马上进行加工,需要放置在露天场合,利用夏季的高温彻底蒸发树皮中的水分。随后,这些树皮还需经过秋季雨水的冲洗,稀释树皮中的单宁。经过6个月左右的晾晒后,这些树皮的性质变得稳定,可以等待进入下一步处理。
(3)、水煮
干燥后的树皮会被放入罐子中水煮,达到软化与清洗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们会定期过滤和更换罐中的水。
(4)、蒸煮
水煮后的树皮会变成平整且容易加工的软木板,工人会对它进行筛选,去除密度低或被害虫侵蚀的部分,再进行蒸煮,进一步消除橡木味。
(5)、晾晒
蒸煮后的软木板会进行1至3天的晾晒,蒸发水分。
(6)、切割
晾晒后工人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软木板进行切割、打孔了。如果是制作天然的软木塞,工人便可以直接从软木板中切割完整的部分,再交由熟练的工人进行加工。如果是制作聚合软木塞,工人会将此前切割完毕后剩下的软木屑收集好,再经过分拣、粘合和压片等程序进行制作。
(7)、洗涤
软木塞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洗涤,去除表面的物质。
(8)、筛选
工人会对成品进行筛选,筛除有瑕疵的软木塞。
(9)、印刷喷字
制造商会根据客户的需求采用油印或者火印技术在软木塞上印刷喷字,印上包括原产地、产区、酒庄名和年份等信息。
3、根据材质和生产工艺分为:天然塞、复合塞
(1)、天然塞
因其没有经过特殊处理而得名,天然塞具有外观多小孔的特征,但是被挤压进酒瓶后小孔因此消失。其他处理过的软木塞根据其表面细孔孔径大小、表面是否有硬木和表面粗糙程度划分为特级、超级到一、二、三级等。
等级低的软木塞是不可以用来直接装瓶的,因为其表面具有很多参差不齐的孔,缝隙太大,会引起溢酒。所以这样的软木塞要经过进一步加工,那就是将小孔填满,即填充处理。一般工序就是先将处理软木塞时产生的软木屑与胶水混合,接着和软木塞一起放在处理机上滚动,大孔即可填平,最后生成了没有明显的小孔,但能看出填充痕迹的填充塞。
(2)、复合塞
它是由一些软木粒和胶水混合后,填入模具中压制而成。其中软木粒不是纯天然的,它是由那些软木塞加工过程中剩下的边角料或者孔径特别大的软木塞经过粉碎机打碎而成的。同时,因为模具的不同,复合塞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状和规格,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看到明显的颗粒粘合在一起。
4、对于软木塞、螺旋盖什么好一点
软木塞和螺旋盖各怀绝技,也各有软肋,到底孰优孰劣,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需要长时间熟成的红葡萄酒来说,比如法国波尔多(Bordeaux)的列级庄(GrandCruClasse)和意大利的巴罗洛(Barolo)等,透气性好的软木塞才是更合适的选择。一般而言,越是需要长时间熟成和越是高级的葡萄酒,选用的软木塞的长度就要越长,因为软木塞越长,其密封效果就越好。
而螺旋盖就更适合封装强调新鲜果香或风格简单适宜早饮的葡萄酒。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螺旋盖也有了“让葡萄酒呼吸”的本领。它们在为美酒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能让葡萄酒的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在瓶中慢慢发展成熟。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标注有“呼吸指数”的高配版螺旋盖,这种螺旋盖能够精准控制氧气的进入量,可有效减少瓶差的出现。
软木塞和螺旋盖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这两种封瓶方式与葡萄酒的品质好坏也没有必然联系。至于站哪一队,除了考虑葡萄酒的风格特征外,基本取决于个人喜好。
5、从软木塞上可以看出什么
(1)、原产地
有些进口葡萄酒,在软木塞上会出现该款酒的原产地,比如智利、法国等信息。尤其是一些新世界的葡萄酒,产区并不太出名,所以不会标明具体的产区,而只出现产地(即国家)。
(2)、产区
很多葡萄酒,特别是来自知名产区的葡萄酒,会在软木塞上出现产区的名字。如“Bordeaux”(波尔多)、“Medoc”(梅多克)、“Haut-Medoc”(上梅多克)、“BEAUNE”(伯恩)、“NapaValley”(纳帕谷)等。酒塞上的产区名称,更多的是作为葡萄酒的“地理标识”,对于葡萄酒的价格和品质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像波尔多、梅多克和上梅多克这三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联的AOC等级来说,却是个例外。一般情况下,产区的范围越小,价格相对也会越高,这三个等级的葡萄酒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递增的。
(3)、酒庄名
部分葡萄酒,尤其是来自著名酒庄的葡萄酒,会直接将酒庄的名字印在软木塞上。如果是法国的葡萄酒,酒庄的名字大部分都会以“Chateau”(波尔多为主)或“Domaine”(勃艮第为主)开头,如克洛泽堡(ChateauClauzet中级庄)、(ChateauLatour)等。
(4)、葡萄采摘年份
原产很多葡萄酒都会在软木塞上标明该款酒的葡萄采摘年份。其实,我们通常说的某款酒的“年份”是指它的葡萄采摘年份,而不是它酿成时的年份。葡萄酒的品质与酿酒葡萄的品质有很大的联系,而葡萄的品质很大部分取决于该年份的天气状况。
(5)、葡萄酒等级
原产这个倒不是什么硬性标准,全凭酒庄自己的意愿,总的来说,价格越高的葡萄酒越会乐意在酒塞上面标注等级。
(6)、各种图案
原产有的酒塞上会印有该酒的酒标图案,有些则是该酒庄的标志性图案。
(7)、网站
原产这个还挺少见的,不过也确实有酒庄这么做。
总而言之,关于软木塞的制作,上文小编做了简单介绍。在葡萄酒的世界里,软木塞和螺旋盖的斗争似乎从未停歇。软木塞更有利于葡萄酒的瓶陈,却存在软木塞污染的风险。而螺旋盖虽能够避免软木塞污染的风险,但因为透气性不佳,葡萄酒的风味基本多年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