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随着葡萄酒越来越普遍,它频繁的出现在各种聚会场合,在情人节、元宵节齐聚的特殊日子里,更少不了葡萄酒的助兴,那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怎么品尝葡萄酒吗?快来看看方法吧!
1、品尝葡萄酒:基本流程是持杯→摇杯→闻香→品酒→吐酒
行业内品鉴用的是ISO国际标准杯,但为显高大上,日常享用时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挑质量造型都好一些的杯子。百搭的红葡萄酒杯型有波尔多(Bordeaux)杯和勃艮第(Burgundy)杯,白葡萄酒杯轮廓小一些,但我觉得用红葡萄酒杯喝影响不大啦……挑杯子也很简单,首先肯定要放得稳,然后杯壁要轻薄,最后轻击下发出悦耳的余音,理论上杯壁越薄、余音越久的杯子,品质越好。
摇杯是为了让酒稍微打开,杯子拿稳一点,轻摇即可,比转手绢简单多了。闻香可难可易,虽说里面有大千世界,但私认为,喝酒的人觉得香气怡人即可。饮酒应让酒液充分浸染舌头,在口腔里打个满满的圈,再吞咽。这时候感受的单宁(大多数中国妹子不太接受的干涩感来源)、酸度、酒精、酒体和风味等,才是高潮。总体而言,平衡是第一原则,口味轻一点还是重一点就看个人喜好了。吐酒一般出现在大型品鉴会或酒展上,原因是太多酒了避免喝醉,自己私底下喝的话就省了。
2、品尝葡萄酒,注意哪些
(1)、持瓶
如抱婴儿一般拿起酒瓶,拿起酒瓶后,首先把酒标向客人展示。
(2)、开瓶方式
在酒瓶瓶口凸缘下端下刀,沿着瓶口转动海马刀。箔帽去掉后,下钻头前需清理瓶口,在下刀时保持海马刀与瓶身的垂直,手腕均匀用力转动海马刀,钻动3圈半后停止,向上拔出瓶塞完成开瓶。
(3)、斟酒
双手握瓶,一手托着瓶底一手握住瓶身,让瓶颈与杯口保持1-2公分的距离,匀速将酒液倒入杯中,在斟酒完毕后,手腕稍微用力转一下酒瓶。
(4)、端杯
用拇指和食指夹着杯底或者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柱。
(5)、摇杯
倒完酒后先闻一下静止状态的酒,对酒的香气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再摇杯进一步释放酒的香气。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匀的一个方向摇动酒杯。
3、品尝葡萄酒,要选择适合的酒具
(1)、波尔多杯
这种郁金香形的高脚杯可以说是较常见的酒杯,大部分的葡萄酒杯都是根据波尔多红酒杯的风格制作的。顾名思义,这种酒杯是为更好平衡波尔多红酒的酸味和较重的涩味设计的,因此有着较长的杯身和不垂直的杯壁,杯壁的弧度能更好地适度调控干红均匀和谐的口感。
如同你不知道选什么酒来喝时,选波尔多的酒总不会太错是一个道理,假若因为条件的限制你注定只能有一只杯子来用,那么较稳妥的选择就是波尔多酒杯。
(2)、香槟杯
曾经所有的起泡酒都自称为香槟,所以这种适用于起泡酒的杯子有了这个名字,但这并不能说是只为香槟准备,而是适合所有的起泡类葡萄酒,因为身材修长,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女性的寓意。
更趋于流线型的狭长杯身不仅能让气泡的释放更容易,同时也能更具美感,为了增加稳定性,所以有着面积大一些的底托。窄小的杯口很适合将香槟顺口愉悦的多种芬芳细饮慢啜,还能将充满春天气息的香氛损失降到较小。
(3)、白兰地杯
这种酒杯,天生就有一种贵族气息。杯口不大,杯子的实际容量可以达到240~300毫升,但实际使用的时候用到的容量其实只有30毫升而已,若想知道自己倒进的酒量是否恰当,较简便的一个方法就是把装了酒的杯子横着放倒,如果杯中的酒不洒出来那就是合适的了。
丰满圆润的杯身有着将琼浆的香味挽留于杯中的责任,正确的拿法是用手指自然环笼将杯子托在手上,这样可以让手的温度通过杯身把酒略略暖一些,从而促进酒的放香。
(4)、勃艮第杯
为了更好地品尝勃艮第红酒浓厚的果味,人们设计了这种更接近球形的高脚杯,比波尔多酒杯高度要矮一些,杯口要小一些,在口里流动的幅度较大,球状杯身可以很方便地让酒先流向舌头中间再向四方流散,使果味、酸味相互融合,收窄的杯口可以更好地将深奥的酒香凝聚。
()、浅碟香槟杯
在婚礼及许多喜庆庆典中的香槟塔就是用这种杯子来搭建的。而线条硬朗,杯身呈三角形美款风格的,虽然也可以来搭香槟塔,但更多地被用于鸡尾酒和小吃容具,以至于很多人错误地称之为鸡尾酒杯,其实标准的叫法应该是北美式浅碟香槟杯。
在香槟塔出现的场合,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现场的气氛而并非是酒,况且不利于保留香气的杯形也对不起高档的起泡酒,所以这种杯子用来盛能带来新鲜的、活跃的、简单而且充满果味的普通起泡酒就足够用了。
(6)、甜酒杯
在品尝比较甜的餐后葡萄酒时,要用这种外型矮小,底部有短握柄的酒杯,喝利口酒和甜点酒时都会用这种容量在50毫升左右的杯子,这类杯子也有着五花八门的叫法,比如波特杯、雪莉杯,还有人因为这种杯子矮小的身材把开口平直的称为矮脚杯(Pony)。
略微有些外翻的杯口可以让舌尖成为品味的先锋,更好地享受酒中的果味和甜味,当你陶醉于一些茶色珍藏波特酒在一抹橙皮与辛辣味中脱颖而出的烤杏仁香时,就会明白这个设计的细节有多重要。
4、品尝葡萄酒,感受不同品种
(1)、赤霞珠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是一个高贵的葡萄品种,不宜生长在寒冷的环境,因为在寒冷气候下赤霞珠无法成熟。
而波尔多(Bordeaux)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是赤霞珠的经典产区。波尔多左岸主要生产赤霞珠,包括法定产区梅多克(Medoc)、上梅多克(Haut-Medoc)以及格拉夫(Graves)等,大名鼎鼎的拉菲(ChateauLafiteRothschild)、拉图(ChateauLatour)等都是以赤霞珠为主。在美国加州,赤霞珠是种植最为广泛的红葡萄,此外华盛顿东部、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区也有能酿成优质赤霞珠葡萄酒的环境。
由赤霞珠酿成的葡萄酒颜色较深,单宁含量较高,酒体中等到饱满,同时还有很浓的香气。典型的香气包括黑色水果(如黑加仑、黑醋栗),如果葡萄的成熟度不太高,常伴有植物味儿(如青椒、薄荷)。
由于赤霞珠的单宁较高,按照波尔多地区的传统,常将该品种与其他葡萄混酿,而梅洛(Merlot)单宁较柔顺,是赤霞珠的最佳搭档。此外,澳大利亚的酿酒师则喜欢将其与西拉(Shiraz)混酿。
(2)、梅洛
波尔多右岸主要生产梅洛,最重要的产区是圣埃美隆(Saint-E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此外,美国华盛顿州、加州和纽约长岛(theLongIsland)、意大利东北部和智利都是梅洛的重要产区。
由梅洛酿成的葡萄酒颜色深、酒精度较高,酒体饱满,单宁与酸度较低。梅洛赋予葡萄酒的芬芳较少,但总体上含有红色水果的香气,尝起来有巧克力和水果蛋糕的味道。
相比赤霞珠葡萄酒,梅洛更容易入口,因为它的单宁和和酸度较低。但有些人认为它柔和清淡,所以酿酒师常将其与赤霞珠、品丽珠(CabernetFranc)混酿。梅洛既能制成廉价的葡萄酒,也能酿出昂贵的葡萄酒,如波尔多大名鼎鼎的柏图斯(Petrus)和里鹏(LePin)。波尔多最贵的葡萄酒
(3)、黑皮诺
黑皮诺(PinotNoir)对于种植气候和土地非常挑剔,这成为葡萄种植者的一大难题,但黑皮诺葡萄酒酿成后极易入口,而且不少葡萄酒还品质卓越。
黑皮诺葡萄酒的经典产区有法国勃艮第(Bourgogne),这里的黑皮诺葡萄酒优质且稀有,大名鼎鼎的罗曼尼?康帝(DRC)就是采用黑皮诺酿造。此外,美国的加州和俄勒冈州(Oregon)、新西兰、智利以及澳大利亚的雅拉谷(YarraValley)和莫宁顿半岛(MorningtonPeninsula)都能产出优质的黑皮诺葡萄酒。
黑皮诺属于皮薄的红葡萄品种,因此酿出来的酒颜色较浅,单宁含量在低到中等之间,酸度中到高之间,酒精度较高。在一些产区,黑皮诺葡萄酒会散发出红色水果和泥土的香气,这取决于当地的风土和酿造工艺。质量最好的黑皮诺葡萄酒通常在橡木桶中熟化,但是新橡木桶的烘烤味和香草味很容易掩盖这个品种的优雅感。
(4)、西拉
罗纳河谷北部(NorthernRhone)是西拉(Syrah)葡萄酒的一个经典产区,因为这里能生产出酒体强劲、复杂且能够储存很长时间的葡萄酒,最好的法定产区要属埃米塔日(Hermitage)和罗第丘(Cote-Rotie)。此外,澳大利亚、美国加州和华盛顿州、意大利和西班牙也能生产品质较高的西拉葡萄酒。
西拉葡萄酒的颜色较深,酒体饱满,单宁中等或偏高。总体来说有黑色水果和烟熏味儿,有时还伴有黑胡椒、焦油和焦橡胶的风味。澳大利亚人把西拉叫做Shiraz,西拉遍及整个澳大利亚,但各地区西拉葡萄酒风格各不相同。一些西拉葡萄酒与罗纳河谷强劲的风格相反,它们往往酒体中等、果味浓厚,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西拉葡萄酒的风味浓郁,并不需要与其他葡萄品种混酿补充风味,但在澳大利亚,酿酒师常将其与赤霞珠混酿,如PenfoldsBin389;而在罗纳河谷南部,则会添加歌海娜(Grenache)和慕合怀特(Mourvedre)等葡萄品种混酿,如佩高酒庄教皇新堡葡萄酒(DomaineduPegauChateauneuf-du-Pape)。
综上所得,要想在喝葡萄酒时如此这般轻松自如,信手捏来,当然还得修炼内功。那些在高档酒会微微一笑优雅的喝着葡萄酒的“淑女绅士”并非天生就那样优雅,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需要长时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