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四海的漫长历程里,葡萄酒这一传统行业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既有历史底蕴深厚的老牌士族,也不乏近代的新起之秀。不论是低调深耕葡萄酒行业还是纵横多个领域、地位超群,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历史很大一部分都与酿酒器具和盛装器皿的演变相关,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吧!
1、葡萄酒的历史跨越数千年
葡萄酒的公元前4000年,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伊朗地区的人们大多使用陶罐来酿酒,这一酿酒传统在今天的格鲁吉亚仍在延续着。公元前1600-1100年,埃及人、亚述人、迦南人、迈锡尼人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的人们开始使用陶制双耳瓶(Amphora)或山羊皮容器来运输葡萄酒。
而到了公元前900年,现代最常见的酿酒器皿——橡木桶登场,这是铁器时代高卢人最喜欢的酿酒和运输器具。在公元前900-100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陶制双耳瓶则成为了最为流行的储存和运输葡萄酒的容器。
公元1600年,玻璃酒瓶兴起于葡萄牙,以作波特酒(Port)陈年之用。但此时的玻璃酒瓶只能直立摆放,瓶塞较易变干,失去密封性能。1740年,人们对玻璃瓶进行改良,使其可以侧放,进一步延长了葡萄酒的储存时间。1862年,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发现氧化可能对葡萄酒的品质有影响,对此,制造行业又进一步改良了玻璃瓶。1964年,葡萄酒盛装器皿进一步发展,袋装葡萄酒开始出现。
2、葡萄酒历史演变过程
(1)、1964年,桑格利亚汽酒(Sangria)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进入了美国人的视野。
(2)、1965年,盒装葡萄酒在南澳大利亚州诞生。
(3)、1972年,瑞士海默尔酒庄(Hammel)首次使用螺旋式开瓶器。
(4)、1975年,仙粉黛(Zinfandel)和普里米蒂沃(Primitivo)被认为是统一品种,不过知道1994年才等到DNA测证。
(5)、1976年,巴黎品鉴会(JudgementofParis)举行,也就在这一年,《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面世。
(6)、1980年前后,富有集团(ToniaGroup)开始将过期葡萄品种如霞多丽(Chardonnay)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等引入印度。
(7)、1982年,木塞污染被认为是一种葡萄酒缺陷。
(8)、1983年,美国纳帕谷产区爆发根瘤蚜虫病。
(9)、1985年,奥地利葡萄酒丑闻被揭露,事故源于一些酒庄将有毒的二甘醇加入到葡萄酒。该事故尽管并未造成人员的伤亡,但却摧毁了奥地利的整个葡萄酒市场。涉案者瓦格拉姆酒庄酿酒师卡尔?格里尔(KarlGrill)也在判刑后畏罪自杀。
(10)、1994年,素有“智利梅洛“之称的葡萄品种被认为是波尔多已消失的葡萄品种——佳美娜(Carmenere),1997年的DNA测定也证实了这一判断。
(11)、2005年,汉森酒庄(ChateauHansen)在中国内蒙古成立。
(12)、2010年,许多名庄酒被拍出天价,如1869年的拉菲就卖到230,000美元。
(13)、2012年,1368种酿酒葡萄得到WineGrapes的官方认证。
(14)、2012年,2004年奔富特选Block42干红成为2004年份酒中最昂贵的非拍卖酒款。
(15)、2012年,佳士得拍卖行举行首次网上拍卖会。
(16)、2016年,耗资10亿美元打造的葡萄酒城将在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开门迎客。
3、历史演变过程中,葡萄酒史上的大事件
(1)、最古老的酒庄——目前已知的最古老酒庄创立于公元前4100年的亚美尼亚,酒庄遗址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在2007年考古时发现。
(2)、古罗马时代的最佳年份——公元前121年被认为是古罗马黄金时代最优质的一个年份,被称为欧皮南年(OpimianVintage),命名自当时的执政官卢修斯·欧皮南(LuciusOpimius)。
(3)、大航海时代与葡萄酒——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oforoColombo)远航,探索新世界,开启了欧洲著名的大航海时代。随着这些航海探索者的步伐,葡萄酒从旧世界输入美洲和非洲等新世界。此外,为适应葡萄酒的远程运输需求,加强酒如波特酒、马德拉酒(Madeira)、马沙拉酒(Marsala)和雪莉酒(Sherry)等开始兴起,并大为流行。
(4)、国际知名品种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的诞生——在17世纪50年代的波尔多,品丽珠(CabernetFranc)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自然杂交,诞生了赤霞珠这一当今国际种植最为广泛的葡萄品种之一。
(5)、美国仙粉黛(Zinfandel)的兴起——1848-1855年,随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淘金热的出现,仙粉黛这一葡萄品种被开拓者由东海岸带至西海岸。至1890年时,仙粉黛已经在美国广泛种植。
(6)、根瘤蚜虫病灾害——19世纪后半期,突如其来的根瘤蚜虫病灾害给欧洲尤其是法国的葡萄园造成了严重破坏,至1900年时,70%的法国葡萄园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7)、波尔多葡萄酒的20世纪40、50年代——20世纪40和50年代,波尔多葡萄酒向欧洲、乃至全世界展现出不凡的成就,出现了1943、1945、1947、1949、1950、1953和1955等多个卓越年份。
(8)、新世界“精品酒庄”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精品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开始只有几十家,后来拓展至数百家。著名的蒙大维酒庄(RobertMondaviWinery)便诞生于这一时期,酒庄融合法国的酿酒经验和现代科技,酿造着体现加州风土的葡萄酒。
(9)、百分制葡萄酒评分体系的建立——1978年,“葡萄酒皇帝”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创办《葡萄酒倡导家》(WineAdvocate),并推出了全新的百分制葡萄酒评价体系,如今该团队的评分已成为人们选购葡萄酒的重要参考之一。《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葡萄酒爱好者》(WineEnthusiast)和詹姆斯·萨克林(JamesSuckling)等酒评机构或酒评家也都采用百分制的评价体系。
4、葡萄酒的历史,唐诗中的葡萄酒
盛唐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富庶。在国力强盛、不设酒禁的情况下,葡萄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据《太平御览》记载,贞观13年(即公元640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攻破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酿酒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由于帝王和大臣们都喜好葡萄酒,民间酿造和饮用葡萄酒也十分普遍,这些在当时的诗歌中都能够反映出来。
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中写道:“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军旅生活和从军征戎者的复杂感情,反映了君主与百姓、军事扩张与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人民牺牲之间尖锐而错综复杂的矛盾。全诗风格苍劲悲壮,诗的结尾借用汉武帝引进葡萄的典故,揭示战争的后果,虽不加评判,却爱憎分明。
自称“五斗先生”的王绩不仅喜欢喝酒,还精于品酒,写过《酒经》、《酒谱》。他在《题酒家五首》(一作《题酒店壁》)中写道:“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这是一首十分得体的劝酒诗。朋友聚宴,杯中的美酒是竹叶青和葡萄酒。王绩劝酒道:今天朋友相聚,要喝尽樽中美酒,一醉方休!
李白,又称“诗仙”、“酒仙”,素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誉,他十分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也不忘心爱的葡萄酒。李白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实际上,李白不仅喜欢葡萄酒,更加迷恋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中。他在著名的葡萄酒醉歌《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诗中李白幻想着将一江汉水都化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连喝上一百年,也确实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另外,从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葡萄酒的酿造已经相当普遍了。
曾经官至吏部侍朗、京兆尹的大诗人、大学者韩愈,在《蒲萄》诗中写出了他种植葡萄的细心:“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此外,白居易也有很多与葡萄酒有关的诗句。《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有“带襭紫蒲萄,袴花红石竹”;《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中有“酒钩送盏推莲子,烛泪黏盘垒蒲萄”;《寄献北郡留守裴令公》中有“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
刘禹锡也在《蒲桃歌》中写道:“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全诗写出了他从种植葡萄到收获葡萄的整个过程,包括修剪、搭葡萄架、施肥、灌溉等栽培管理,并且获得葡萄大丰收。
在唐代的葡萄酒诗篇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诗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荒凉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军旅生活,使得将士们很难得到欢聚的酒宴。这是一次难得的聚宴,酒——是葡萄美酒,杯——则是夜光杯。鲜艳如血的葡萄酒,注满于白玉夜光杯中,色泽艳丽,形象华贵。如此美酒,如此盛宴,将士们莫不兴致高扬,准备痛饮一番。正值大家“欲饮”未得之际,马上琵琶奏乐,催人出征。这酒还喝不喝呢?这时,座中有人高喊,男儿从军,以身许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酒且当开怀痛饮!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没有什么丢脸的,自古以来有几人能从浴血奋战的疆场上生还呢!于是,出征将士豪兴逸发,举杯痛饮,明知前途险厄,却仍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表现出高昂的爱国热情。
在众多的盛唐边塞诗中,这首《凉州词》最能表达出当时那种涵盖一切、睥睨一切的气势,以及充满着必胜信念的盛唐精神气度。明朝王世贞称此诗为“无瑕之璧”,与王昌龄的《出塞》同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此诗也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的史册。
总之,葡萄酒在世界上面历史悠久,在中国我国早在汉朝时期,即公元前206年(汉武帝建元年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葡萄,并且有了葡萄酒的生产酿造,随后葡萄酒得到了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