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每过三个月或半年再打开一瓶,葡萄酒在到达顶峰之前的上升曲线很明显,好酒隔三个月或半年再喝,肯定有新的发现。葡萄酒祖籍不在中国,虽然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古诗,里面的葡萄美酒很可能是葡萄和美酒两样东西,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对于葡萄酒的喜爱也不会减少,而葡萄酒之所以品质这么高,很大因素是葡萄酒的酿造,今天小编就针对葡萄酒酿造中的混酿给大家做个介绍,让你了解葡萄酒混酿的目的是什么!
1、混酿葡萄酒,有什么目的
大多数情况下,混酿葡萄酒是由相同类型的葡萄酒混酿而成,即红葡萄酒与红葡萄酒混酿,白葡萄酒与白葡萄酒混酿。不过也有例外,有时酿酒师为了获得最佳的香气及风味组合,会把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一起混酿。法国罗讷河谷(RhoneValley)的罗第丘(Cote-Rotie)就是采用这种混酿方式的经典产区,在这里,红葡萄品种西拉(Syrah)通常会和白葡萄品种维欧尼(Viognier)一起混酿。
通过混酿,酿酒师可以把不同品种、地块或年份的特性融合在一起,酿造出更为复杂丰富或者风格更为和谐的葡萄酒。事实上,一些鼎鼎有名的葡萄酒也是混酿而成的,比如波尔多混酿(BordeauxBlend)。波尔多的气候非常多变,如果仅采用单一品种酿造,所酿的葡萄酒就很可能产量低且不平衡,混酿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具体来说,混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提升香气浓郁度;增添风味复杂度;调整酒液的色泽及pH值;提高或降低酸度、酒精度;调整葡萄酒的甜度;削弱过重的橡木风味;增加或减少单宁含量。
2、混酿葡萄酒有什么方式
年份混酿葡萄酒由同一个年份的葡萄果实混酿而成,可以像许多波尔多葡萄酒那样只使用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梅洛(Merlot)来混酿,也可以像某些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葡萄酒那样,采用多达13种葡萄来酿制。
无年份混酿葡萄酒则采用不同年份的葡萄来酿制,其酒标上没有具体的年份信息,但往往会注明“NV”或“Non-Vintage”。部分波特酒(Port)和香槟(Champagne)等起泡酒便是这种混酿方式的经典范例。年份混酿葡萄酒和无年份混酿葡萄酒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赋予葡萄酒更和谐的架构,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平衡每个年份不同的风味特点,以保持葡萄酒的统一风格。
3、世界各地的波尔多式混酿葡萄酒对比品鉴
波尔多式混酿指的是以赤霞珠、梅洛和味而多(PetitVerdot)等葡萄混酿而成的葡萄酒,其中赤霞珠或梅洛一般占主导地位。除了波尔多以外,西澳州、纳帕谷、索诺玛、南非斯特兰德(Stellenbosch)、华盛顿州的哥伦比亚谷、托斯卡纳(Tuscany)、智利迈坡谷(MaipoValley)和门多萨都出产相当不错的波尔多式混酿葡萄酒,可以从以上产区中挑选同等价位的混酿葡萄酒进行对比品鉴。
4、混酿葡萄酒,种类有哪些
(1)、波尔多混酿
波尔多混酿是指用波尔多地区常见的葡萄品种任意组合搭配的葡萄酒,可以是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Franc)、梅洛(Merlot)、马尔贝克(Malbec)和味而多(PetitVerdot)等品种的任意组合。当然,波尔多混酿最经典的混酿葡萄酒还是以赤霞珠和梅洛为主。
(2)、罗讷河混酿
法国罗讷河谷混酿通常是歌海娜(Grenache)混酿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edre)和神索(Cinsault)。此外,在北罗讷河谷的罗第丘(CoteRotie),比较常见的是西拉-维欧尼(Syrah-Viognier)混酿,这里的维欧尼(Viognier)和西拉葡萄同时采收、同时浸皮、一同发酵。
(3)、里奥哈
里奥哈是西班牙最为出名的产酒区,这里的混酿葡萄酒主要以丹魄(Tempranillo)为主,加入少量的歌海娜和其他葡萄品种。
(4)、基安帝
这是意大利著名的混酿葡萄酒,主要混酿品种为桑娇维塞(Sangiovese)、卡内奥罗(Canaiolo)和其他法定葡萄品种。
(5)、梅里蒂奇(Meritage)
20世纪80年代,一群来自加州酿酒师想用纳帕谷(NapaValley)的酿酒葡萄复制波尔多混酿,但是因产区法律限制,梅里蒂奇葡萄酒不能在酒标上使用与“波尔多”相关的字眼。
在经验丰富的酿酒师的观念里,混酿葡萄酒可以协调不同品种之间的优弱势;而对消费者而言,饮用混酿葡萄酒可以从中得到乐趣,搭配不同食物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混酿葡萄酒的独特性和神秘性深深吸引着葡萄酒爱好者。
吉姆(Jim)是犹他州葡萄酒学院(WineAcademyofUtah)的股东,同时也是一间餐厅的酒饮采购负责人,他解释道,“酿酒师坚持酿造混酿葡萄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混酿葡萄酒有利于维持酒庄的损益底线,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酿酒葡萄的质量,如果酒庄将所有投注都压在一小块地上,那酒庄可能会面临很严峻的问题,这和经济学理论“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是同一个道理”,他接着补充道,“混酿可以使得酒款在更大范围内上保留果香,混酿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缩小不同年份之间的酒款差距。”
5、混酿之前,你了解葡萄酒萃取了吗
或许大部分人对葡萄酒酿造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葡萄的发酵,对萃取这一工序较为陌生。但实际上,萃取也是酿造葡萄酒的核心步骤。所谓萃取,就是将葡萄果实中的风味物质、色素及单宁等成分提取出来。葡萄果肉中含有糖分和酸,果皮则蕴含着多种芳香化合物以及单宁、花青素等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对葡萄酒的颜色、香气、风味和酒体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酿酒过程中,酿酒师会根据期望的葡萄酒风格,采取特定的酿造工艺,把葡萄果实中的这些有用成分适度萃取到酒液中。
萃取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以及酒精发酵前后都可以进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冷浸渍(ColdMaceration,也叫低温浸渍)、压帽(PunchDown)、淋皮(PumpOver)以及延长浸渍(ExtendedMaceration)。
冷浸渍通常发生在葡萄破皮后、酒精发酵开始前,具体做法是将温度控制在4-15℃左右来抑制酒精发酵进行,让破皮的葡萄带皮浸泡一段时间,通常为2-7天(具体时长依酿酒师而定)。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水溶性萃取,主要从果皮中萃取色素和风味物质,几乎不会提取需要酒精作为溶剂的单宁,可以达到增添酒液颜色及果香的效果。发酵过程中进行的压帽与淋皮则是为了使发酵中的汁液能够持续、充分地与葡萄皮接触,促进单宁的萃取,同时提取更多的色素和风味物质。发酵后的延长浸渍一般应用于红葡萄酒的酿造,这种浸渍方法指的是在酒精发酵结束后,延长葡萄果皮同酒液接触的时间,进一步萃取单宁和风味物质。
萃取是将色素、单宁以及芳香化合物等成分,从葡萄果实转移至葡萄酒中的过程,对最终成酒的品质和风味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适度的萃取有助于酿造出单宁、酸及果味等各要素互为平衡的葡萄酒。而如果萃取过度的话,葡萄酒就会失去口感上的平衡,单宁厚重,口感更为收敛和苦涩,不易饮用,同时可能会带有比较明显的草本气息。此外,萃取过度的葡萄酒会更趋向同一种风格,难以表达各自风土的微妙差异。因此,许多酿酒师会在发酵前进行冷浸渍以避免过度萃取,这个过程能在尽可能少地萃取单宁的情况下提取果皮中的色素和风味物质。另一方面,若萃取程度过低,则会导致成酒因缺少单宁和风味物质而变得单调无味,酒体单薄,经不起陈年的考验。
无论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都包含萃取这一工序,不过对红葡萄酒来说,萃取的过程须更为谨慎。这是因为白葡萄酒在发酵前会先经过轻柔压榨以分离汁液和固体物质,葡萄汁与葡萄皮接触时间短,而红葡萄酒是由葡萄汁连同果皮发酵而来的,它的萃取贯穿了发酵的整个过程,持续时间比白葡萄酒的更长,因而过度萃取的风险更高。
6、什么因素决定葡萄酒风味
(1)、气候:大自然的匠心运
葡萄品种一致的前提下,对葡萄酒影响的就是气候。气候,包括日照、降水、湿度、气温等。一般而言,凉爽气候的葡萄酒酒精度更低,酸度更高,香气内敛但更为集中。天气和煦,阳光普照的地区,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含量较高。
(2)、酿制方法:酿酒师的慧眼识珠
对葡萄酒来说,酿酒师就是“伯乐”,他们能够看到每种葡萄的与众不同,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酿酒方法
尽管气候和酿制方法是决定葡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但每瓶酒的风味仍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年份、透氧量、储存环境,都是可能影响葡萄酒风味的因素。即使是同一箱酒,也存在“个瓶差异”。可以说,世上没有两瓶完全一样的酒,每瓶酒都是活生生、立的个体。
综上所述,混酿葡萄酒的定义比较广泛,最常见也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不同葡萄品种之间的混酿。如采用此种混酿方式,占主导地位的品种的比例至少要达到40%至50%。其它混酿方式则包括不同地块的同一品种的混酿以及不同年份之间的混酿等,让葡萄酒的种类变得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