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酒知识 > 葡萄酒知识 >

怎么看葡萄酒的挂杯

2021-10-20 22:10 来源:酒买我 浏览:62
  说起挂杯,很多人应该都是了解的,因为挂杯指的就是在流体界面,因为表面张力梯度而造成的传质现象。由于“挂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葡萄酒的高酒精度,因此有人认为《圣经》中这一段是提醒人们通过观察“挂杯”来避免如毒蛇般的高酒精度酒所带来的危险,要有节制地适量享用葡萄酒,那在喝葡萄酒的时候怎么看挂杯呢?在下文小编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1、什么是葡萄酒挂杯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马伦哥尼(Marangoni)才首次从科学的角度将“挂杯”解释清楚:马伦哥尼效应,就是指两种液体相接触时,表面张力强的液体会将表面张力弱的液体拉过来,因此会出现表面张力弱的液体向强的方面渗透,同一种溶液会因为浓度高而增强表面张力,所以稀溶液也会向浓溶液中渗透。
 
  由于在杯壁上的液体拥有较大的表面,酒精蒸发较快较多,因此酒液浓度会有所下降。水比酒精在单位表面同玻璃壁接触的表面能高,酒精浓度下降了,表面能会增高。液膜克服重力,自发上升的能量来源于水同杯壁接触释放的表面能。因此,酒精浓度变化越大,“酒泪”就越明显。
 
  2、葡萄酒的挂杯怎么形成
 
  想要知道挂杯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首先你要理解关于表面张力的一个概念。表面张力是指液体分子总在拉扯附近的液体分子,但这种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自身,有些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大,而另外一些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小。一个简单的实验是将一杯水倒入盘中,然后在这盘水的表面撒些胡椒粉。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有水,所以表面张力在四处都一样,每一粒胡椒粉都受到表面张力的拉力且所有方向上的拉力都相等,所以胡椒粉不会移动。不过如果用一根木签沾一点洗衣液,而洗衣液比水的张力要小,然后将木签沾一下水面的中心,胡椒粉粒就会四散开来。这正是因为表面张力的差别,处于边缘的水对胡椒粉的拉力要强于处于中间的洗衣液。
 
  酒主要是由水与酒精组成的,与洗衣液类似的是酒精比水的表面张力小,而且酒精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很容易挥发。用过清洁酒精的人便知道,酒精在擦拭在物体表面后会立即挥发。若你轻旋酒杯将酒挂到杯壁上,你一开始也许以为这些酒会沿着杯壁流回来,但如果你仔细观察酒精在顶部最薄的地方挥发得最快,这意味着相比其它部位的酒,处于顶部的酒有较低的酒精浓度,所以那里会有更大的表面张力。如前文中胡椒粉的例子一样,这个表面张力的差异会将酒牵引上去。
 
  设想一个上方有堵墙的自动扶梯,乘客在顶部因无处可走而聚成一团,最终积累到一定人数后,他们会堆成球,这个球卷着人们一起滚落下去。同样的事情也在酒杯中发生,这个表面张力的差异会将酒牵引上去,但酒被拉上去后无处可走,所以酒会在此聚积,直到重力足以将其拉回下方。由于杯面是二维的,情形自然略为复杂,但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酒被拉上去而形成的薄膜是肉眼难以察觉的,然后因为无处可去,酒液会在杯壁内形成一条线,这条线会出现很多酒滴,而非仅仅一滴,好比那刷在墙上的油漆往下滑落,但不同于只滑落一次的油漆,酒会不断地牵引回顶部,所以酒泪会反复地形成。
 
  3、如何形容葡萄酒的挂杯现象
 
  酒泪形成的原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在摇杯后,酒液在酒杯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膜。而由于液体薄膜中的酒精因为极易挥发,因此当液体薄膜中的酒精挥发后,这一液体表面的张力就会失衡,而为了重新达到平衡,液体分子间牵引力就会致使液面出现股状的液体往下流,好似眼泪。简单点表述,就是酒精的挥发造成了酒泪的出现。
 
  酒泪的流速主要反映的是葡萄酒粘性的高低,酒泪流得越慢说明葡萄酒的粘性越高,酒精、糖分等含量也会相对高而已。因此,我们不能只通过观看酒泪来判断一款酒的优劣。
 
  4、挂杯厚薄和细致与品质的关系
 
  当我们用合适的酒杯来品酒时,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有“酒泪”,即都会产生挂杯现象。酒精是酒泪形成、也就是导致挂杯现象的主要原因。然而酒液中除了酒精之外,还会有糖、甘油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在这些物质中糖能增加酒体的浓稠度,减缓酒液的下流速度,所以说,一杯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明显,挂杯厚且长只能说明该款酒的酒精的相对浓度较高,糖分含量高,跟葡萄酒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没有关系。
 
  在国内兑装的红酒或者不法商贩勾兑红酒来冒充走私酒,挂杯时间较短,闻其味有刺鼻感或果香较淡,口感偏硬偏淡。
 
  在法国原瓶进口的红酒,挂杯时间较长,闻其味酒味香甜且果香较浓,口感偏软偏涩。
 
 
  不管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明亮通透的酒一般没问题,是一瓶好酒。如果看起来颜色暗淡无光,非常浑浊、不明亮的话,那么可能酒有一定问题;如果一瓶葡萄酒有比你预计更深的棕褐色,那么它可能已经被氧化了。当我们摇晃杯中的酒时,观察它的挂杯情况,也能了解到酒质的一些信息。挂杯缓慢往往预示着酒体的厚重,更高的酒精度,酒中蕴含更多的精华物;而酒体轻薄的葡萄酒通常不会有很强的挂杯。
 
  5、一杯葡萄酒倒太满,会影响观看挂杯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这位“睡美人”在开瓶后倒入杯中会慢慢苏醒,进而和空气接触,释放它的芳香。倒半杯或1/3的分量有利于葡萄酒与空气大面积的接触,促进它苏醒的速度,反之,倒得太满,接触面积变小了,“睡美人”就没那么容易醒来哦。
 
  一杯葡萄酒倒半杯或1/3还能让酒杯留有足够空间,这样一来,酒香能大程度地留在杯中,咱们在闻香时就可以尽量感受酒的韵味。相反,倒得太满,酒香挥发到空气中,就没那么令人陶醉了。
 
  摇晃的红酒杯,杯壁上带着“酒泪”。酒泪俗称挂杯,由于葡萄酒中含有大量酒精,而酒精蒸发速度比水快,所以它会聚集在酒液上方。受重力影响,酒液开始向下流动,酒精便短暂停留在杯壁上就形成了酒泪。如果一杯葡萄酒倒太满,你就看不到这挂杯现象了。当然,一杯葡萄酒倒半杯或1/3看起来也会更美观、更优雅!
 
  6、除挂杯,还可以怎么形容酒体
 
  (1)、观察颜色
 
  颜色深浓的葡萄酒往往拥有更饱满的酒体,而颜色清淡的葡萄酒往往更轻盈。例如,与较为饱满的霞多丽(Chardonnay)白葡萄酒相比,酒体较轻的长相思(SauvignonBlanc)白葡萄酒的颜色就比较浅淡,颜色较淡的黑皮诺(PinotNoir)红葡萄酒与颜色深浓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红葡萄酒相比也是如此。当然,这种方式只能作为判断酒体的一种辅助形式,毕竟像内比奥罗(Nebbiolo)这种颜色浅淡却又酒体饱满的葡萄酒不在少数。
 
  (2)、入口品尝
 
  判断酒体是否饱满,最妥当的方法还是亲自品尝,感受酒液在口腔中的重量感和质感。酒体轻盈的葡萄酒通常给人一种清瘦之感,其重量感介于水和脱脂牛奶之间;酒体中等的葡萄酒则介于脱脂牛奶和全脂牛奶之间;酒体丰满的葡萄酒通常更为厚重和浓郁,更接近于全脂牛奶给人的感觉。
 
  虽说酒体会随糖分含量的增加而变得愈发饱满,但凡事皆有例外。意大利优质的布鲁奈罗(Brunello)和巴罗洛(Barolo)葡萄酒属于干型,却有着非常饱满的酒体,而阿斯蒂(Asti,酒精度较低)起泡酒虽然入口甜美,但它的酒体却很轻。另外,酸度与酒体之间的关系和酒液中其他成分与酒体的关系不同,酸度越高,酒体往往显得越轻,给人的感觉也更加清爽。然而,这种清爽之感也常常影响人们对酒体的判断,让酒体丰满的葡萄酒显得比实际更轻盈。因此在品尝时,要综合考量酒液中的各大要素,才能更精准地描述出酒体的轻重。
 
  总之,只有那些较为细密液体顺着杯壁流下,滑落之后形成液滴,之后再滑落,再形成,这样不断移动的液体才能称得上是挂杯,当然,挂杯与品质之间是存在关系的,但主要还是品鉴的方式!

热门推荐

  • 卧放可以使木塞保持湿润和膨胀,防止空气进入,预防酒过早的氧化。而软木塞干燥时弹力会因缩小而下降,如果竖放,木塞就会收缩、干枯断裂,让空气进入酒中,导致酒变质。... 更多
    12-02
  • 酒的口感和鉴别可以从红酒的色、香、味三个方面来判断。先观察红酒的颜色,对红酒有初步的判断;摇晃酒杯,闻一闻红酒的香气;然后啜一口红酒,品尝红酒的味道。... 更多
    12-02
  • 白兰地和葡萄酒所用的原材料一般都是葡萄,并且都是放置于橡木桶这种盛器中酿造而成,这两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很多人都一度认为白兰地是葡萄酒,但严格意义上说,白兰地不是... 更多
    12-01
  • 奔富红酒可是澳洲最著名的红葡萄酒品牌。旗下各个档次的红酒都有,从最初级到进阶级。不管如何,它的红酒性价比都是相当高的。... 更多
    12-01
  • 由澳大利亚种植的葡萄酿造出来的红酒味道浓香醇郁。并且酒的口味柔和,葡萄香味很足,口感丝滑。很多人都喜欢喝澳大利亚红酒。... 更多
    12-01
  • 奥地利的葡萄酒一直以内销为主,其他国家很难以买到奥地利的葡萄酒。奥地利葡萄酒有的清冽有的醇厚,他们通常用橡木桶精心制作,橡木桶的精心制作,往往是葡萄酒优良品质的重... 更多
    12-01
  • 阿尔塞斯葡萄酒向来以馥郁的芳香而窜红酒界,它的果香和酸度的搭配恰得其分,不但给人们更丰富得味觉体验,而且让人们唇齿留香。... 更多
    12-01
  • 德国贵族冰甜白葡萄酒,采用的原来也非常独特,顾名思义,贵族冰甜白葡萄酒,必须要用德国成熟的贵族葡萄,这样才能确保酿制出来的葡萄酒新鲜甘甜、香味独特、香气扑鼻。... 更多
    12-01

Copyright © 2021 酒买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7网站地图SITE地图

如需删除文章联系QQ:474-90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反馈,本站核实后会立即删除。敬请谅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