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数的增加,有了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葡萄酒的消费才开始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很多人为了获利,假的葡萄酒在市场上面就变得很多了,当然识别真假是个系统性的问题,首先得了解葡萄酒,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买到假酒!快来了解看看具体有什么方法吧!
1、鉴别真假,不开瓶看瓶子外观、包装
(1)、看礼盒包装:原装葡萄酒进口时都是按箱的,没有任何礼盒类包装,国内市面上纸盒、木盒包装都是国内销售商为适应中国国情定做的。
(2)、看计量单位:原装进口的葡萄酒在酒标上的容量都是标75cl而不是750ml,“cl”为分升,如果标的是“ml”毫升,则为进口罐装酒或假冒的进口红酒。
(3)、看瓶身数字:原装进口葡萄酒的瓶底或瓶身下端有凹凸的英文和数字表明容量和酒瓶直径等。
(4)、看日期标注:原装进口葡萄酒的生产日期标注法很特别。如法国红酒一般的标法为:L7296A0611:58。L7代表2007年,296代表法国时间从元旦开始的第296天灌装,A06代表生产线编号,11:58是那天精确的灌装时间。
(5)、看条码开头:原装进口葡萄酒的背面都会有国际条形码,条形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不同的国家。如美国是0,法国是3,中国是6,智利是7,西班牙是8,澳大利亚是9。
(6)、看正背酒标:海关规定,进口葡萄酒除了在酒瓶正面要贴有进口国文字的正标外,同时还必须在背面贴中文背标,如果没有正规的中文背标,那一定是不明朗渠道进来的。
(7)、看报关单据:原装进口葡萄酒都有进口报关单,当然报关单上显示的进口价属商业秘密,进口商在向消费者出示报关单时通常会将价格遮盖。
(8)、看酒封松紧:原装进口葡萄酒酒塞上面的酒封都是可以转动的,进口葡萄酒的酒塞密封性绝对可靠,印有品牌标识的酒封只是一种识别符号,不是用来密封的,因此可以转动。而有的假酒或劣酒制造者,担心酒塞密封不好会漏气,就将酒封封死。
2、开瓶验葡萄酒真假,有五招
(1)、看酒液:看葡萄酒的颜色是否自然,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悬浮物,酒质变坏时颜色会有浑浊感。
(2)、看酒塞: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
(3)、闻酒味:酒的香气是品酒时非常好的指标,好的红酒有颇为复杂的气味,不会搀杂坏的气味或奇怪的味道。如果红酒中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变了质或为假酒。
(4)、试口感: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
(5)、看色素:取一张干净的白色餐巾纸铺在桌面上,把酒瓶晃动几下,然后把酒倒少许在纸面上。如果酒的红颜色不能均匀地分布在纸面上,或者纸面上出现了沉淀物,它就是色素葡萄酒。
3、常见的劣质酒,怎么酿造
廉价酒在原料的选择上不会很严格,不会经过精心挑选,从葡萄园采摘来的成熟度不好的、带有些病虫害的以及酿制高品质的酒筛选下来的葡萄都可以成为其原料。
在榨汁过程中不是追求品质而是追求产量。在榨汁过程中,经轻柔挤压而自动流出的葡萄汁称为自留汁,这部分葡萄汁的质量很好,通常用来酿制高品质的葡萄酒。
而剩下的经强力压榨出的汁,质量较差,往往带有生青苦涩的味道,这部分汁是酿不出好酒的,只能用来酿制平庸的廉价酒。
很多注重品质的酒庄是不会用这类葡萄汁酿制自己的酒的,而是将它们卖给专门酿制廉价酒的酒厂。这类酒在酿酒过程中按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酿制,追求的是简单快捷低成本,而不是精心设计量身定制,因此几乎没有风土特征和品种特色,更谈不上复杂、醇厚和悠长。
酿酒结束时,酿酒容器的底部会积累相当多的沉淀物,但沉淀物中还含有很多的酒液,这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手段将这些酒榨出,这样的酒品质较差,有些甚至带有浓烈的异味。同样,好酒庄是不会用这样的酒液生产自己的酒的,而是将它们卖给其他酿制廉价酒的厂商。
经上述方法得到的酒液经调和后就成为廉价酒。
4、买到劣质酒,怎么处理好喝点
(1)、为了去除异味,需要将酒进行深度过滤,如使用膜过滤系统,将酒液中的异味彻底清除,但同时也会将酒中原本就少的可怜的风味物质也过滤掉了,使酒更加平淡无味。
(2)、为了解决苦涩和酸度太高的问题,有些厂商会在酒里加点葡萄汁增加点甜,抵消苦涩和酸度过高的影响,使酒喝上去口感不会太差,更容易入口一些。
(3)、为了解决平淡无味的问题,他们会在所谓的“干白”中加入大量的酸来提高酸爽感。有的还会加入少许的二氧化碳,使酒带有一些微气泡,喝上去感觉更加清爽怡人。
(4)、为了让红葡萄酒喝上去有点橡木味,营造一种经过橡木桶陈年的感觉,可以将橡木块或橡木条在酒里浸泡一段时间来获取橡木味。更有甚者,直接往酒里加橡木香精,这样来的更快更浓郁。
4、哪些元素造就好葡萄酒
(1)、果酸(Acid/Acidity)
酒的酸度是来自于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酸度在白酒中比红酒更为重要和明显,因为红酒的口感更为複杂,而酸味可以刺激口水分泌,平衡味觉,所以是酒和食物搭配上的关键,在甜酒中更是不可没有酸度,不然酒会只有甜腻,让人无法入喉。
(2)、单宁(Tannin)
在吃水果时,如果不小心吃到皮或咬破籽,常常会觉得一阵苦涩,嘴唇和口腔觉得乾涩,这就是单宁。葡萄酒中的单宁(和色泽)最主要来自葡萄皮、葡萄籽和葡萄梗,所以酒厂酿酒时的流程上(例如人工踩汁就不会压破葡萄籽和梗),就会决定酒中有多少单宁,也决定了酒的口感。酒中的酸会强化单宁的感觉,所以常有人说酸涩酸涩,但这也是葡萄酒陈年后表现的关键。
(3)、酒精(Alcohol)
酒精提供了葡萄酒的力道,酒味其实很好辨认,不过平衡做得好的葡萄酒,酒精味不会是第一个注意到的气味,有些资深的葡萄酒迷分享,喝葡萄酒会被闻到的酒气会比啤酒或Whiskey等穀物酿的酒来得淡,这说法见仁见智,就留给酒友们自己发掘。葡萄酒的酒精来自于葡萄里的糖份,不过有些葡萄酒因为原料的糖份不足,也会有加糖发酵的做法。
(4)、糖分(Sugar)
酒的口感多半会带点甜,甜味其实是令人愉悦的,不过随著酒龄的增长,大多数人喜爱的葡萄酒口感会越来越淡薄,太甜的酒反而会觉得不够平衡而难以入喉,因为酒的甜味常需要适当的酸度来平衡。
(5)、酒体(Body)
酒体是指酒在口中的感觉是浓郁还是淡薄的,这部分除了葡萄原料本身外,在酒桶中的陈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酒体的厚或薄每个人各有所好,不过如果太过于清淡,酸度和酒精感会很强烈,会令人难以下咽。
总之,再高明的造假手段只能掩盖表面缺陷,却无法改变酒在平衡度、余味长度、复杂度和浓郁度方面的不足,因此,在选购优质葡萄酒的时候,只要你足够了解葡萄酒,想要买到好的不是难事!